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 题: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新华社记者刘敏、李云平
这些天,一组画面感动人心:他在工地上拌着砂浆,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陕北农户培养出“一门四清北、五子皆才俊”,获赠政府颁发的30万元奖学金……欢笑伴着泪水,辛劳伴着收获,“寒门出贵子”的暖心事例让人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贫困生进入名校。
这样的消息令人欣喜,却不觉得突然。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背后有着一系列的制度设计——
近年来,国家连续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的比例,从“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到包括清华大学“自强计划”、人民大学“圆梦计划”等名校招生政策,措施不同但目标一致:拓宽贫困生进入名校的渠道,让更多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照进现实。
不可否认,有限的教育条件令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从出生起,就经历着无数道实力悬殊的“闯关”,任何一道困难都可能击碎梦想。经济上的穷加上机会上的贫,使得一些孩子过早地选择放弃。
扶贫先扶智,没有比教育更好的脱贫方式。对于许多过早吃下生活苦头的贫困孩子,他们有着改变生活命运的强烈愿望,也有着厚积薄发的精神力量。用制度的“善”打破机会的“贫”,通过多种方式,将名校教育这种稀缺资源向贫困地区和群体倾斜,会助力更多贫困生开启人生的无限可能。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写道,“这家里只要有一个上学的,这个家就有希望?!备嗫忌蟮南M?,不但要力求“结果公平”,还需在“机会公平”源头做文章。同在一片蓝天下,让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获得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多开阔眼界的机会。这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人生实苦,请足够相信?!币晃弧昂拧背錾淼谋贝蟆靶〗憬恪钡难萁惨⑿矶嗳斯裁?。那么,相信什么呢?除了制度优势,还应当是优秀的个人。进入名校相当于获取了一块敲门砖,真正铺就成功之路的基石还需个人凭借奋斗一粒?;?。因此,不心安理得坐享其成,将社会温暖化作前进动力,用一生去践行改变命运的奋斗,这才是对“贵子”最好的诠释。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