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5月11日电(记者徐海涛)1964年,爱尔兰物理学家约翰·贝尔提出了量子力学中著名的“贝尔不等式”。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科学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验证。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印娟、张强、陈宇翱等组成的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了基于人类自由意志和超高损耗下的贝尔不等式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全球合作,利用超过十万人的自由意志产生的随机数进行了量子非定域性检验,相关成果于5月10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早在上世纪初,以爱因斯坦和玻尔为代表的两大阵营就开始了关于量子力学基础的争论。贝尔不等式是一种可以区分量子力学与局域实在论孰对孰错的测试方法,虽然大量的实验都证实了贝尔不等式的预言,但是这些实验并不能完美满足贝尔不等式的假设条件,导致人们依然无法对这一争论进行最终判定。
潘建伟团队提出了一个基于人类自由意志,在地球—月球之间开展贝尔不等式检验的实验方案。2014年,在发展使用全新超高亮度纠缠源技术的基础上,配合自主研发的高分辨时间—数字转换系统,他们在实验室中成功实现了超高损耗下的贝尔不等式检验,最终在关闭自由选择漏洞下观察到了贝尔不等式的违背,为未来在地月系统中开展量子非定域性的终极检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此基础上,近期该团队与国际上10余个知名量子研究团队合作,开展 “大贝尔实验”。该实验召集到了世界各地超过十万名志愿者,所有志愿者在2016年11月30日当天,通过互联网和手机无线网络参加项目开发的网络实验,基于个人的自由意志不断地进行选择形成二进制随机数,并记录在互联网云端。这些随机数被实时和随机地发放给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相关研究团队,用以控制这些研究团队的贝尔不等式检验实验,通过更多参与者的自由意志,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关闭了自由选择漏洞。
-
清华大学首次实现25个独立量子接口之间的量子纠缠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段路明教授研究组在量子信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现25个量子接口之间的量子纠缠。2018-05-02 10:17:22
-
我国科研人员利用对称性破缺实现偶极里德堡原子的量子调控
高里德堡原子本身具有大的诱导电偶极矩,因此里德堡原子间存在强的偶极相互作用,这一特性在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处理方面有重要应用前景。2018-03-28 18:28:54
-
特稿:新材料如何实现“量子飞跃”
研究人员最近使用量子计算机对简单分子进行建模,实现新材料的“量子飞跃”,成为量子计算商用化的开始。2018-03-21 11:13:06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