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打工的留守老人
大家都在讲农村凋敝,但在深度贫困地区,我看到了凋敝的另一面。
在缺少年轻劳动力的贫困山村,村村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办起或大或小的产业,被媒体定义为“留守”“空巢”老人的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打工机会。
他们年龄大多在50岁到70岁之间,还有一些超过70岁,甚至80岁。通过务工,这些老人每天有50元~80元的收入?;桓鼋嵌瓤?这些老人在家门口打上一到两个月的工,就可以脱贫。
80岁的务工老人不多,有时我下乡调研会问一问,但从没有在劳动现场见过。一些乡镇担心老人岁数太大,怕出意外,会为他们找一些轻松点或者“安全”点的工作岗位。但不会劝退,因为扶贫也是扶勤,要?;に衅独ЩУ奈窆せ?。
我下乡调研,遇见过一位76岁的务工老人。老人每天从山下坐车上山,午饭就在山上吃。原本老夫妻两个人都在村里打工,但老爷子身体不太好,没坚持下来。
刚开始,老太太要上山务工,大家都劝她,怕她受伤。她说如果自己摔坏了,不让任何人负责。
老太太以前是村里的妇女主任,闲不住。后来她的儿子从城里回来,又劝她不要上山务工,儿子提醒她,如果缺钱花就跟自己说,这些年养儿养女很辛苦,现在该休息了。但是老太太不这么看,坚持要找点事情干。
老太太现在山上和一群村民负责养羊、种烤烟、种树。大家考虑到她的年龄大,会安排别人挖坑,让她来栽树。但干起农活来,老太太从不示弱。
她说以前最苦最累的时候,是土地刚从集体分到个人那会儿,因为当地缺水,所以种田要看天,晚上下了雨,那晚上就要赶紧把田种上,当时家里20多亩地,非常辛苦。
现在老太太很开心,她觉得现在跟以前比,政策好,打工机会多了,尤其是交通好,现在上山可以坐车,以前可不行。
在我挂职帮扶的地区,不仅村村成立合作社,而且很多乡镇引入外地龙头企业合作,有些产业规模做得很大。每天早晨,大批的村民们会到山坡上坐等务工,只要天气允许,年轻一点的村民会给大家分组,依次到不同的地方务工。
我和同事写过一篇报道《造血式扶贫,1个月干出过去1年的收益》,发表在《新华每日电讯》上。报道讲述了65岁的贫困户邓宗芝,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靠在家门口的合作社打工,一个月能挣到两千多块钱,比过去种玉米一年的收入都高。
换个角度看,产业扶贫不止改变了贫困乡村的面貌和贫困户的收入,随之发生的更重要的改变是贫困户思维上的变化。
过去贫困户靠山吃山,把自己的一片田看得比命都重要,而且按照沿袭下来的传统方式耕种非经济作物,非常辛苦,但收益很低。而且不管帮扶干部怎么帮着他算账做解释工作,有些贫困户就是不愿意接受“变化”。对他们来说,变化往往意味着风险。
像邓宗芝这样的贫困户,不会写字,也不关注外边的世界,但他们开始试着接受“变化”。他们不仅通过在合作社务工提高了收入,实现直接脱贫,而且通过在合作社务工,通过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经营,他们看到“变化”所带来的收益,慢慢读懂了这背后的逻辑。而这种带动效应,对于深度贫困地区而言,意义重大。
贫困户家贴满奖状的墙
人们爱用家徒四壁来形容贫困,但不少贫困户家,四壁并不贫困,上边贴满了奖状。
下乡次数多了,我慢慢发现,最让贫困户自豪的两样东西:挂在房梁上的腊肉,贴在墙上的奖状。腊肉代表当下,奖状代表未来。
有次到一个贫困户家里座谈,临走时,称赞他们孩子学习好,奖状贴了一面墙。男主人满脸骄傲地说:“还有几张呢,墙上贴不下了?!蹦且凰布?无论是在墙上,还是在男主人的脸上,你都感受不到丝毫穷困。
到贫困户家里走访,经常遇到老人听不懂普通话,中年人不会写字的尴尬。大部分贫困户,世居深山,很少与外面的世界产生联系,他们习惯了房前屋后种点田的慢悠悠的生活。脱贫攻坚对他们来说,是改变,也是挑战。他们害怕改变,没有信心面对挑战,于是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希望他们能够走出去。
去年我到一个深度贫困村调研,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个村子贫困程度高,产业基础薄弱,年轻人少,贫困户参与产业的积极性低,驻村干部推进工作很吃力,但村里的贫困户非常重视子女教育,村里每年都能考上几个大学生。
后来我跟驻村干部讲,多考上几个大学生,也应该算是帮扶成绩。脱贫攻坚的目标是斩断穷根,既要斩断上一代的穷根,更要帮助下一代避免重复上一辈的生活。
在深度贫困地区,之所以出现“穷家富教”的反差,一方面是因为贫困户的觉醒,另一方面要归功于特殊的教育补助政策。
以我所挂职帮扶地区为例。这里虽属贫困地区,但不仅村村有幼儿园,而且贫困户的孩子从小学到中学,可以拿到比国家标准更高的补助。比如读高中的孩子,在国家补助的基础上,每年还可以再拿到1000元的扶贫专项助学金,以及教科书费、住宿费减免。
不要小看这些补贴,它对于一些贫困户来说,是可以决定孩子命运的砝码。
有次到一个贫困户家里走访,进了院子发现屋里屋外收拾得很干净,主人看起来也很干练,夫妻俩一个在家养了几头牛,一个在附近打短工,收入相对稳定。按说生活条件应该不错,可他们因学致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家里有三个孩子在读书:老大读高中,老二读初中,老三读小学。虽然因学致贫,但这个家庭没有让孩子放弃读书,即使老二成绩并不好,他们还是选择了坚持。女主人心直口快,苦日子不会太长,希望国家政策多帮扶几年,坚持到老大大学毕业,生活一定会好起来。
说到教育补助力度大,我遇见过比较极端的案例。初到地方挂职,同事帮我们对接了一个项目,可以帮助贫困户的孩子去外地免费读职业中学。前期对接和筹备工作很顺利,但最后报名时,出现意想不到结果:前期对接过的孩子不想去了。一问才知道,当地读职中的教育补助很高,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去外地,即使是免费读也一样。
-
大别山扶贫有群“啄木鸟”
新县纪委2017年开展“进百村解百题”助推脱贫攻坚活动时发现了这一问题。2018-07-17 17:08:18
-
“不畏难、不畏烦、不畏苦”——记“80后”扶贫干部李朝阳
对于河口村实现全部脱贫,李朝阳充满信心。2018-07-16 08:40:16
-
立下愚公移山志 打赢脱贫攻坚战——河南省济源市精准扶贫脱贫工作纪实
2015年,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要求全国人民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愚公移山精神的原发地,济源市2016年12月把每年的6月11日设立为“愚公移山精神纪念日”,以进一步弘扬城市精神,让愚公故里处处充盈昂扬向上的励志能量。2018-07-17 08:33:56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